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養老服務關系到千家萬戶,也關系到千千萬萬老人的晚年幸福。1月19日下午,省民政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圍繞老百姓普遍關心的養老工作總結經驗,謀劃發展。記者了解到,為更好滿足廣大民眾的養老需求,2021年,我省繼續建設1000個養老服務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投入3000萬元繼續支持智慧養老平臺試點工作,積極推進建設縣、鄉、村三級分層分類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還謀劃養老服務立法,擬于4月底前完成《河南省養老服務條例》初稿起草工作。
總結:這些河南養老服務經驗和亮點叫響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省養老服務工作有哪些亮點?
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孟令武在會上表示,主要亮點體現在養老服務高位推進、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疫情防控扎實有力、社區養老快速發展、智慧養老試點先行、農村養老基礎夯實、綜合監管不斷增強、隊伍建設步伐加快、養老產業創新發展、高齡津貼制度全面建立等10個方面。其中,在疫情防控、農村養老服務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叫響全國,我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更是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孟令武介紹,我省在全國率先將配建養老服務設施作為老舊小區改造重點內容,連續四年將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工作,2018年建成社區養老服務設施500個,2019年建成1000個,2020年建成1011個,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大幅提升。鄭州市、許昌市、洛陽市、鶴壁市、商丘市、焦作市和信陽市等7個市被確定為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
在智慧養老方面,全省建成74個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入網服務老人403萬。
為夯實農村養老基礎,從2018年起,我省在全國率先實施了敬老院改造提升和安全、清潔、溫暖、文化、醫療康復“五大工程”,為全省敬老院配備廚房清潔、洗浴、冷暖空調等設施設備14類2萬余件,農村敬老院兜底供養能力明顯增強。2020年,接續實施以縣級特困供養設施為重點的改造提升新三年計劃,該設施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已建成51個,在建40個。此外,積極探索社會化改革,建設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服務設施8000多個,廣泛開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焦作武陟縣以“政府+慈善+村級+個人”四級聯動的“村級慈善幸福院”模式,入選全國養老服務業發展典型案例。
我省還鼓勵發展旅居養老、文化養老、健康養老、養生養老等新興業態。鄢陵縣、河南竹林長壽山森林康養基地、洛陽龍峪灣國家森林公園等3個單位被確定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此外,2019年全面建立高齡津貼制度后,兩年共發放補貼資金29億元,惠及約225萬高齡老年人。
重點:今年繼續建設1000個養老服務設施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1623萬,占常住人口的16.8%;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1076萬,占常住人口的11.2%。
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董輝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為養老服務工作帶來了重要機遇,也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重點。
“十四五”我省養老服務工作有哪些目標?
據介紹,我省將積極順應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長的需求,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設計,加快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大力推動養老服務供給結構不斷優化,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改善。建立區縣、街道(鄉鎮)、城鄉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打造“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55%以上,到2025年,有效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及其子女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疫情之下,2021年,做好養老機構疫情防控仍是當前要事。我省將根據近期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及時啟動養老機構封閉管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暫停集聚性活動。爭取聯防聯控機制支持,組織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接種疫苗,配備生活和防護物資,做好特殊困難老年人的關愛服務。
我省還將謀劃好“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編制工作,以及《河南省養老服務條例》立法工作。省民政廳已成立立法工作小組,擬于4月底前完成初稿起草工作。
今年我省將如何推進養老服務工作?四項工作重點也已劃定——
繼續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2021年繼續建設1000個養老服務機構或日間照料中心,其中,在街道層面建設200個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對下指導等綜合功能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投入3000萬元繼續支持我省智慧養老平臺試點工作,逐步建設省級與各地聯通的智慧養老服務網絡。
推進建設縣、鄉、村三級分層分類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持續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確保2022年底,所有縣(市、區)至少建成1 所以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機構。大力發展村里辦得起、政府扶得起、農民住得起的農村幸福院,廣泛開展互助養老,多種模式發展村級社區和居家養老。
提升養老機構服務品質。鼓勵引導養老機構大力發展護理型床位,不斷提高對高齡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護能力。
統籌推進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公辦民營、合作合營、代養托養等方式參與養老服務,鼓勵支持養老產業與我省重點戰略和相關產業鏈條融合發展。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蔡君彥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