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省人民會堂隆重開幕。省長尹弘代表河南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涵蓋了各行各業多個方面,有不少專業名詞。為此,我們梳理了一本“小詞典”,為大家答疑解惑。
1、“一聯三幫”保企穩業專項行動
這是2020年河南省為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保市場主體、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開展的專項行動。“一聯”即全面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聯系服務民營企業制度,“三幫”即幫助惠企政策落地、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幫助企業項目建設。
2、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
這是河南省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以土地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主要內容包括:以科學規劃引領源頭增效,以盤活存量實施挖潛增效,以優化配置推進創新增效,以協同共管實現倒逼增效。
3、“四有一可”模式
這是河南省破解疫情期間農民工“出不來、走不通、進不去、留不住”困境采取的有效行動。即與重點輸入省份簽訂省際合作備忘錄,采取輸出有組織、健康有監測、承運有防護、送達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的輸送模式,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工。
4、五區一群
這是近年來國家批復河南實施的戰略規劃和戰略平臺的簡稱。“五區”即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一群”即中原城市群。
5、四條絲綢之路
這是近年來河南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破解不靠海、不沿邊發展瓶頸,構建對外開放大通道的重大措施。即主要依托中歐班列(鄭州)運營打造“陸上絲綢之路”,主要依托鄭州—盧森堡貨運航線打造“空中絲綢之路”,主要以跨境電子商務為載體打造“網上絲綢之路”,主要依托鐵海聯運與內河航運打造“海上絲綢之路”。
6、主副引領、兩圈帶動、三區協同、多點支撐的高質量發展動力系統和空間格局
這是河南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持續優化中原城市群空間布局的相關內容。“主”即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即洛陽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兩圈”即鄭州都市圈和洛陽都市圈;“三區”即推動安陽、南陽、商丘等區域中心城市聯動周邊城市,建設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范區、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范區和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多點”即開封、平頂山、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信陽、周口、駐馬店、濟源等重要節點城市。
7、“米+井+人”綜合運輸通道
這是河南省依托高速鐵路、干線鐵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線公路、內河航道,謀劃建設的綜合運輸大通道格局。“十三五”時期,“米+井”綜合運輸通道基本形成,米字形即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綜合運輸主通道,井字形即大廣、二廣、晉豫魯、滬陜等“井”字形綜合運輸側通道。“十四五”時期,在原有基礎上,謀劃新增北沿黃、寧洛“人”字形綜合運輸通道。
8、電力“網源儲”優化
這是電力系統調度電源、電網、負荷、儲能各環節,促進清潔能源高效消納的重要手段。主要內容是:通過加強各級電網建設、合理發展支撐電源、加快儲能設施建設等手段,優化整合各類電力資源要素,減少電網調峰壓力,解決電力供需矛盾,實現電力系統安全綠色高效發展。
9、“一帶三屏三廊多點”生態保護格局
這是河南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的全省生態保護空間布局。“一帶”即以黃河干流為主線的生態帶,“三屏”即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等山地生態屏障,“三廊”即淮河、南水北調中線、隋唐大運河及明清黃河故道等生態廊道,“多點”即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
10、市級公立“四所醫院”和縣級公立“三所醫院”
這是落實2020年河南省衛生健康大會精神,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的重大項目。市級公立“四所醫院”即每個省轄市建好1所公立綜合醫院、1所公立中醫醫院、1所公立婦幼保健院、1所公立兒童醫院,每所醫院達到三級水平;縣級公立“三所醫院”即每個縣(市)重點建好1所公立綜合醫院、1所公立中醫醫院、1所公立婦幼保健院,每所醫院達到二級水平。
11、異地孵化
這是近年來外省一些地方在協同創新方面進行的有益探索,主要是通過在本省以外創新資源豐富地區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利用當地創新資源和人才優勢,培育高科技初創企業,企業發展壯大后再到本省內落戶生產。
12、伙伴園區
這是近年來外省一些地方在推進科技園區之間資源共享、優化創新鏈產業鏈分工的有益探索,主要是園區之間建立常態化工作對接機制,在日常服務、資金管理、人才交流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在項目孵化、產業落地、載體共建等方面協同發展,促進公共服務和專業技術平臺共享公用,形成利益共享新機制,推動產業聯動發展,實現園區互利共贏。
13、“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
這是《河南省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的培育創新型企業的舉措。“微成長”即強化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為發展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源頭活水;“小升高”即加速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升級為高新技術企業,壯大高新技術企業群體規模;“高變強”即支持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成為創新龍頭企業和創新引領型企業,形成創新型企業集群。
14、“瞪羚”企業
這是指創新水平高、發展速度快、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企業,因具有與瞪羚個頭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等相似的特征而得名,認定范圍主要是符合國家和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科技型企業,涵蓋先進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領域。河南省計劃在“十四五”時期遴選100家左右進行培育。
15、高速公路“13445”工程
這是2020年8月河南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高速公路建設的意見》提出的高速公路五年建設目標任務。“1”是指到2025年底,通車里程達到10000公里以上,“3”是指新增通車里程3000公里以上,第一個“4”是指完成投資4000億元以上,第二個“4”是指力爭通車里程居全國第4位,“5”是指路網密度居全國第5位。
16、韌性城市
這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城市建設目標措施,即當災害發生的時候,城市能夠憑自身能力抵御災害,減輕災害損失,并合理調配資源,使其從災害中快速恢復過來,保持城市功能正常運行,以更好地應對未來災害風險。
17、“河長+檢察長”制
這是2018年河南省在黃河流域創新實踐的依法治河新模式,從2020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行。基本內涵是以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助力河長制,充分發揮河長、檢察長各自職能優勢,推動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互促共進、協同發力,加強河湖管理保護,合力破解河湖生態治理難題。
18、零基預算
這是優化財政資源配置、提高財政保障能力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現代預算編制方法。具體是指不受以往預算安排影響,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逐項審核預算年度內各項費用內容及其開支標準,結合財力狀況,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預算。
19、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
這是一種權益型融資工具,具體指通過證券化方式,將基礎設施資產或權益轉化為具有較好流動性的標準化金融產品,在公開市場交易募集資金,再投資于基礎設施領域。這種融資工具對于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外貿企業“白名單”制度
這是2019年以來河南省為支持外貿、外資和外經企業穩定發展出臺的重要舉措,主要是通過對列入“白名單”的企業提供精準跟蹤服務,全力穩住重點企業,實現外貿穩定增長目標。
21、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這是指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由個人自愿參加。與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和企業(職業)年金(第二支柱)共同構建起“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22、五比五不比
這是河南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提出的工作導向。即比誰對中央精神和上級部署吃得更透、把得更準,不比誰會開得最快、材料報得最早;比誰的實際增長點多,不比誰的表面“亮點”多;比誰的工作載體實、方法新,不比誰的口號響、調門高;比領導班子的整體合力,不只比領導干部的個人能力;比攻堅克難的戰斗力、解決矛盾的執行力,不比轟轟烈烈的大場面,以實學實干實效贏得組織信任、群眾認可。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