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13日訊 不慎崴到了腳,竟導致要命的肺栓塞。以往只在網上見過的“新聞”,發生在武漢的萬先生身上,令他后怕不已。萬幸的是,進入肺部的血栓較小,暫時未引起嚴重后果。
7月30日,萬先生和家人朋友到恩施避暑期間,相約打了一場乒乓球。想到只是休閑,他沒有換鞋,穿著拖鞋便匆匆上陣。萬先生回憶,當時他正準備接球,左腳不慎崴了一下,頓時疼得沒法走路。朋友見狀,忙將他扶到一旁休息,并用活絡油按摩患處。簡單處理后,萬先生左腳雖仍有疼痛、腫脹,但自我判斷沒有骨折,也勉強可以走路,便沒有就醫。
想到“傷筋動骨一百天”,萬先生開始了十幾天的“養傷”,除了每天下樓吃飯,幾乎不下樓活動。休養十幾天后,萬先生左腳仍然疼痛,這才和家人返回武漢就醫。
在武漢市第四醫院足踝外科二病區,萬先生被診斷為左腳腓骨肌腱脫位。在檢查中,醫生意外發現萬先生左下肢竟然有靜脈血栓,更危險的是,進一步檢查發現肺部竟然也有兩個血栓。
“應該是下肢脫落的靜脈血栓隨血流進入肺部,導致肺栓塞。”該院足踝外科二病區方真華主任解釋,萬先生長時間臥床,會導致下肢靜脈回流不暢,極易引起血栓。當血栓脫離隨血液循環從下肢流到右心房,然后再到肺動脈,就會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疾病,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
“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形成血栓還比較常見,但單純扭傷后導致肺栓塞的情況比較罕見。”方真華說,萬幸的是萬先生肺部血栓較小,并未完全堵塞血管,經過溶栓、放置濾網過濾血栓,萬先生得以順利進行足部手術,目前已康復出院。“一點癥狀都沒有,沒想到竟然已經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回想自己的經歷,萬先生和家人后怕不已。
方真華主任介紹,肺栓塞早期沒有明顯癥狀,長期臥床、骨折、分娩、久坐人群都是肺栓塞高發人群,需要格外警惕。尤其是不少人存在認知誤區,受傷后堅持臥床休養,下肢長時間不活動,就容易出現深靜脈血栓,進而引起肺栓塞。
方真華主任提醒,踝關節受傷后,應先觀察一下局部是否有腫脹變色,活動是否受限,關節是否變形等。如果扭傷后疼痛劇烈,活動受限,走路跛行,局部青紫的話,立即給予冰敷,同時該關節制動,避免二次損傷。但關節制動并不是讓患者全身制動,更不能長時間臥床休息,制動的同時需要進行局部肌肉收縮舒張運動,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此外,一旦發現受傷的腿部出現腫脹、兩腿粗細不一等情況,或者出現咯血、暈厥、煩躁及驚恐不安,甚至瀕死感、心悸、咳嗽等癥狀,一定要立即就醫。(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陳夢圓 郝鋮 杜月卉)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3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2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1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頭條 22-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