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
航天飛機上的航天員使用的
航天服可以說是第四代航天服了。在此之前,航天服是定做的,不僅開發和制作上耗費巨資和時間,而且一件航天服只能用一次,已遠遠不能適應新的需要了。
航天飛機用的航天服不是定做的,它是根據人體的造型把航天服分成幾部分,分別被規格化為“特大”到“特小”幾種尺寸,然后成批生產,加工成現成的服裝。航天員只要從中選擇合身的各部分,重新加以組合就可得到一套滿意的航天服了。使用后,也不像過去那樣送進博物館,而是把航天服再分解,各部分清掃后再次使用,計劃使用壽命是15年以上。
在阿波羅時代穿好一身航天服需要1小時,現穿航天飛機用航天服(包括生命保障系統在內的艙外機動裝置)只要10~15分鐘就足夠了。新的生命保障系統可在長達7個小時內向劇烈消耗體力的航天員供給必要的氧、冷卻水、電力。不僅如此,頭盔內側還可供給500毫升的飲料和少量的航天食品。
至于大小便的處理,在進行艙外活動前,必須在艙內大便完畢,而小便可以在航天服中排泄,因為配備了尿抽吸裝置。還只有供男性使用的裝置,女性用的(尿布型)正在開發之中。將來,女航天員也不用為排尿擔心了。
為了迎接空間站時代的到來,美國航宇局正在致力開發新的航天服。盡管建造空間站穿著航天飛機用的航天服也可以,不過進入太空活動前,航天員還先要做準備工作。即必須呼吸純氧4個小時,或在氣壓為0.69毫米汞柱的艙內呆上大約12個小時,然后再呼吸純氧40分鐘,目的是將體內的氮排出,同時使身體適應低壓環境。如果不做這樣的準備工作,由于航天服內只有0.3個大氣壓,體內氮因急驟減壓而形成氣泡,會使航天員患與潛水員一樣的沉箱病。顯然,這種航天服難以適應今后在太空中頻繁活動的需要。據美國航宇局預測,太空時代,每個航天員每年需在太空中工作1000小時,為此要求航天服不但耐用,而且要大幅度降低成本。
與過去的航天服相比,外觀上有明顯的不同,全身是金屬鎧甲那樣的剛性結構,僅關節部分是可折皺的軟結構。這種航天服的內壓可提高到0.54個大氣壓,所以航天員穿這種新航天服進入太空之前不需要準備過程,也不用再為沉箱病擔心。但是,內壓提高使這種新航天服變得笨拙,運動性差。已試制成的這種航天服重達90千克,穿在身上根本無法在地面上行走。所幸的是,在太空中,重力變小了,宇航員不用費很大的力氣。不過,重力變小了,質量還是沒變具有和原來一樣的慣性,所以宇航員不能快速移動。
航天服的制造和發展時間還相當短,未來的航天服將更適合人類航天和在太空生活的需要!
來源:綜合環球網、新華網、百度百科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