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在讀本科生李同學告訴記者,他個人認為:校方可能并沒有在意“你”和“您”的區分,國內新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可能是由對國內招生的招生辦工作人員起草,而國外留學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可能是由對海外招生的招生辦工作人員起草,不同人員的寫作風格確實可能存在不一致。如果有網友認為北大是刻意為之,那么應該拿出證據說明是校方授意為之。另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北大作為百年學府,對外國留學生以“您”瑾示尊重,以彰顯大學堂之風范;對國內學生以“你”稱呼則表示平等之意,學校與學生之間平起平坐,不卑不亢。
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媒體評論人劉遠舉對此事件則發表了不同看法:北大通知書的“你、您”之分,客觀的說,很可能這背后并沒有故意區分。不過,偶然背后可能也有必然。對內用“你”,是因為北大錄取通知書一直都是這樣印刷的,上網查一下北大過去的通知書,都是用的“你”。這個通知書沿用多年,沒人覺得不妥,當然是因為北大作為學校,高高在上,犯不著對新生用“您”。與此同時,對外國留學生使用“您”,客觀來說也許是對外國友人表示尊重。但是很長一段事件,可以看到不管是找回錢包,還是丟了自行車,外國人的報警都更受重視,甚至外國人在國內出現違法行為,似乎都更容易“被原諒”。中國人是很愛國的,這樣的事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不尊重國民。像北大這樣的“最高學府”,能不能更尊重一下國民呢?
對此事件,大家都是怎么看的呢?
頭條 22-01-21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