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運貨的情況,越來越多。
今年11月15日清晨,從漢口火車站準點出發的DJ892次列車,駛往廣州白云站。這趟列車上,10噸貨物是唯一的“乘客”。據了解,這趟武廣間開行的整列貨運高鐵,每周雙向開行4對,采用“點對點”直達模式。
(資料圖片)
值得關注的是,該貨運高鐵專列,時速可以達到350公里。
在今年“雙11”期間,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通過投放1700余列高鐵動車組、37列確認列車及多趟快運班列,構建了一張覆蓋339個車站的高鐵快運網絡。
一直以來,高鐵以客運業務為主是行業共識,不過早在2012年,國內部分高鐵就和順豐合作,運送一些零散的、“輕薄短小”的快遞件,但這類“貨運”, 一般是利用高鐵客車車廂行李架這類空閑的位置,并非貨運專列。
但近期,隨著越來越多高鐵線路開始開通貨運專列,高鐵運貨,會成為一種新趨勢嗎?
高鐵貨運來了
據悉,在首趟開出的“復興號”貨運專列DJ892次列車上,堆放著大大小小的灰色包裹,貨物來自順豐、京東等物流公司,每個包裹上車前均經過了安檢。
該貨運專列以350公里/小時的速度在京廣高鐵上行駛,全程1080公里,運輸時長僅4.5小時,時效較公路運輸提升八成。
京廣高鐵作為我國南北交通大動脈,高峰時段5分鐘一趟列車,運力本就緊張,為何要在這條極為繁忙的線路上騰出資源開行貨運高鐵?
據了解,該列車由國鐵集團所屬的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市場開展經營,主要服務于生鮮食品、商務急件、生物醫藥、電子產品等時效性要求比較高的高附加值貨物,貨物大都為順豐、京東的包裹。
順豐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相較于從武漢安排飛機運送貨物到廣州的分撥中心,高鐵全程銜接效率比航空運輸高三成。而中鐵快運漢口站營業部經理章霆則對媒體表示,試點列車未來還將輻射湘鄂豫皖等中部省份,部分“中部好貨”將常態化坐高鐵直達粵港澳大灣區。
在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看來,一般而言,附加值越高的產品,越被認為需要航空運輸。但現在由于國內電商發展迅速,對時效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飛機之外,開始涌現“點對點”式的貨運高鐵,為縮短電商行業配送時間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和前述時速可達350公里的貨運高鐵專列不同的是,此前的貨運專列,最高時速多在250公里,電商件同樣是其運輸的主要貨物。
比如2023年7月12日,DJ882次高鐵快運動車從昆明洛羊鎮站出發駛向成都;幾乎同時,DJ881次高鐵快運動車從成都雙流西站出發駛向昆明。此后,整列高鐵快運動車將以每日兩班的固定頻率,在成都和昆明間持續進行貨物運輸。這標志著利用整列動車組開展高鐵快運批量運輸試點工作正式實施。
該次列車經滬昆高鐵、成貴高鐵運行,全程1127公里,沿途站不進行貨物裝卸作業,全程耗時6小時左右。該列車同樣由國鐵集團所屬的中鐵快運面向市場開展經營。
不過,成都開到昆明的貨運動車,其最大載重為55噸,最高時速則是250公里。
轉變與挑戰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最近幾年,高鐵貨運最大的進步,是從原來單純地用客車搭載貨物,逐漸發展出貨運專列。
在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看來,此前鐵路與部分快遞企業合作,通過“人背肩扛”的模式,在座位運輸小件,成本較高,無法完全發揮鐵路運輸的規模效能,只能算“小打小鬧”。
部分區域還出現了一列高鐵,一部分載客,預留幾節空閑車廂運貨的情況。比如,在今年11月初,G2026次列車搭載著由金華軌道交通組織承運的總重1.05噸貨物,從橫店站開往西安北站。該次列車第7節車廂為預留車廂,這意味著金華軌道交通高鐵預留車貨運業務正式開始。
在趙堅看來,前述利用高鐵運貨的模式,仍需遷就旅客的上下車時間,裝卸效率受限。他認為,高鐵運貨想要從效率和規模上取得進一步突破,應從“搭載”思維轉化為“專列”思維。
不過,近期開通的高鐵貨運專列,出發時間多在凌晨,這些專列的本來目的,是作為高鐵線路的確認車。確認車是高鐵線路夜間檢修后,當日運營之前開行的“不載客列車”。高鐵線路在當日夜間檢修結束后,必須由確認車確認線路絕對安全,各班次才能運營。
確認車一般在凌晨發車,利用其運輸貨物,可以產生經濟效益。也因如此,2024年下半年以來,越來越多高鐵確認車開始承擔貨物運輸業務。
趙堅坦言,如果高鐵想要進一步擴大貨運規模,目前仍面臨一定挑戰。在他看來,目前高鐵車站為客運設計,缺乏相對專業的貨運通道及銜接設施(如貨場以及與公路銜接設施)。此外,高鐵由于主要為客運設計,單個車廂的載重有限,僅能運輸“輕薄短小”的貨物(如快遞);重貨會壓壞軌道,破壞平順性,存在安全風險。要想真正發展貨運,還需配備相對專業的車廂等貨運設施。
有業內人士透露,實際上在2020年,專為運貨而設計的貨運動車已經下線。該車由中車唐山公司牽頭研制,每節車廂側面都有一對2.9米寬的大開度裝載門,容積率可達到800立方米,載重不少于110噸,設計時速350公里。
不過從最近開通的幾列貨運專列觀察,仍然使用的是傳統客運車廂。比如最近在武廣線上開通的DJ892次貨運列車,就是將所運輸的貨物打包好,直接放在列車車廂的座椅上。
前述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專業貨運動車仍未正式投入運營。
仍有潛力待發掘
目前,國內高鐵的營業里程,已經達到16.2萬公里,高鐵覆蓋全國97%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龐大的高鐵網絡,為發展“高鐵運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而定期航班通航城市255個,相比于航空物流,高鐵的通達度更高。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還需要更好地發掘高鐵貨運潛力。
在趙堅看來,不少高鐵運輸,其實列車達到200多公里的時速就已經足夠。“如果達到350公里的時速,不但對貨物的載重量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和限制,需要投入的成本也非常高。如果用一些時速200多公里的動車運貨,可以在既有線路上運營,大大增加運力,投入的營運成本也較低。”他表示。
有業內人士建議,可以將我國和諧號第一代CRH1型動車組,改裝成貨運列車。這代動車組大約在2007年前后開始投入運營,其設計壽命約為25年。這些每小時運行200多公里的動車組,已經運行了15年左右,可以將它們改裝成貨運動車“發揮余熱”。
趙堅提到,國內不少高鐵站幾乎都沒有建設物流基地,這意味著在車站交接貨物時需要運送多次,這對高鐵運輸的時效性有非常大的影響。
2022年12月出臺的《“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到,加快推進鐵路場站快運服務設施布局和改造升級,建設專業化鐵路(高鐵)快運物流基地。
2024年以來,部分省份開始投資建設高鐵快運物流基地。比如鄭州航空港區就與河南鐵建投集團合作,計劃5年時間,擬投入100億元,聯手打造高鐵物流園區。
“2024年我國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仍然有14.1%,和發達國家相比較高,仍然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增加鐵路運輸比重是降低社會物流成本重要的手段之一。”趙堅說,目前國內除了京滬線、京廣線等客運極為繁忙的高鐵線路,還存在一些不太繁忙的線路,用時速200多公里的動車在這些線路上運輸貨物,可以大大提升整條線路的利用率。
在趙堅看來,現在國鐵集團旗下有18個鐵路局公司,各自管理著自身的“一畝三分地”。如果想更好發展高鐵貨運,提升貨運效率,可以考慮整合資源,設立更大的區域集團分局,推動貨運發展,最終服務全國產業和經濟的發展。
頭條 25-11-25
頭條 25-11-23
頭條 25-11-22
頭條 25-11-21
頭條 25-11-21
頭條 25-11-21
頭條 25-11-20
頭條 25-11-20
頭條 25-11-20
頭條 25-11-19
頭條 25-11-18
頭條 25-11-17
頭條 25-11-17
頭條 25-11-16
頭條 25-11-16
頭條 25-11-15
頭條 25-11-14
頭條 25-11-14
頭條 25-11-14
頭條 25-11-14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3
頭條 25-11-12
頭條 25-11-12
頭條 25-11-11
頭條 25-11-11
頭條 25-11-11
頭條 25-11-10
頭條 25-11-10
頭條 25-11-10
頭條 25-11-09
頭條 25-11-08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7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5
頭條 25-11-04
頭條 25-11-03
頭條 25-11-01
頭條 25-11-01
頭條 25-10-31
頭條 25-10-31
頭條 25-10-30
頭條 25-10-30
頭條 25-10-27
頭條 25-10-26
頭條 25-10-25
頭條 25-10-25
頭條 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