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商開始售賣美國芬苯達唑并把它包裝成抗癌套餐出售。電商平臺截圖
希望與失望
群友們每天都期待下一個喬的奇跡出現,也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群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消息傳來:有人試藥后下了病床,能爬1800米高的大山,也有人拉了幾天肚子,精神不振。群友每天在彼此的希望與失望中徘徊,他們期待下一個喬的奇跡,也害怕聽到“不好的消息”。
其實,這個奇跡甚至連喬自己都不敢相信。“如果故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我也不會相信。”8月3日,遠在美國的喬在與新京報記者的交流中這么形容自己的經歷。
如今,距離他使用狗藥抗癌已過去近三年。他告訴記者,2016年8月,被診斷出小細胞肺癌后,他開始接受化療、放療,但效果不好。一位獸醫朋友得知后,建議他嘗試打蟲藥芬苯達唑。
喬稱,自己一直保持樂觀,即使他的癌細胞已經擴散成了“一顆圣誕樹”。2017年1月,他開始服用芬苯達唑。奇跡的是,三個月后,圣誕樹消失了,意味著癌癥沒有了,一年后的復查也沒有發現異常。喬開始把自己的故事寫在博客上,還公開了自己的用藥方法和檢查報告。
受到關注后,他每天都要講自己的故事,回復約很多郵件,接很多電話。但他也強調,自己不是醫生,不是科學家,不推薦任何藥物,只是想把自己的故事講給有需要的人。
群里的人都對喬的故事耳熟能詳,人們為此聚集。
陳海生是“癌二代”,父母也都是癌癥患者,三人都在服用芬苯達唑。在家人患癌的幾年時間里,他也給家人嘗試過很多藥物。母親吃藥不久后,就從久臥的病床上下來,可以坐輪椅遛彎了。對比之下,他覺得芬苯達唑收效明顯。
林好并沒能看到這些變化。在試藥群里,他算是一名插班生。父親今年3月確診食管鱗癌,多發性全身轉移,化療、放療后,“已經沒有藥可以吃了。”6月開始,他四處搜尋偏方,在網上看到“狗藥抗癌”的消息后,加入陳英所在的大群。
林好把芬苯達唑遞過去的時候,父親沒有遲疑。由于食管功能缺失,吞咽會帶來劇痛,他看著父親擠著眉頭把藥片一粒粒吞下去,別人兩秒鐘吃完的藥,要折磨他一分鐘。
盡管如此,除了偶爾的下床走動,試藥沒給林好帶來更多驚喜。一邊化療一邊按時吃藥的父親,沒能挺過病情惡化。
還有更令人擔憂的消息。在一些討論群里,出現了吃藥后出血的情況,還有人拉了幾天肚子后選擇放棄。幾乎每天,都有試藥家屬因為親人的離世默默退群,群友彼此鼓勵寬慰,希望自己能“永遠不會退群”。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