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晚上8點仍不見婆婆回家,張先生的妻子開始慌了,她趕緊微信告訴丈夫。8月6日下午5點多,張先生從泰國飛回到南寧,并發動親戚朋友和同學尋找母親,但至今沒有關于母親的任何消息,卻在母親房間的枕頭下意外發現一張母親手寫的交代后事的紙條。
“不想拖累你們”
從母親留下的紙條看,她主要交代一些飲食和養生知識,最后才談到這次住院給家里帶來負擔,她認為自己“浪費了錢”并為此自責,她說“我想走(了),早一天(走),兒子、媳婦少一天牽掛。”
紙條最后,她說,“你爸爸(臥病在床)十年,我不想這樣。太拖累人了,人總是要死一回的,你們不要太悲傷。”楊圖惠勸慰子女。
張先生說,母親這次住院9天,包括護理費,共花8000多元,也可報銷一部分,不至于生活就過不下去,但由于母親小時候吃慣了苦頭,舍不得花錢,加上是因自己艾灸過度治療才導致這次生病住院的,母親一直耿耿于懷,認為浪費了錢。
“出院后,我在微信視頻中安慰她,不要因這點錢感到難過,但她一直很愧疚。”張先生猜測,母親離家出走的另一重要原因可能是因照顧常年臥病在床的父親,她有心理陰影。
70歲的母親楊圖惠病后離家出走。
自1999年起,張先生的父親就患頸椎病,神經受到壓迫,變成了類似半植物人的狀態,加上無法很好運動,導致身體變得很胖,2000年其父親去世。
“父親生病的11年里,一直都是我母親照顧,使她對于病痛特別敏感,甚至有心理陰影。”張先生說,過去租住的房子在8樓,沒有電梯,母親每天扶著笨重的父親上下樓鍛煉,每天兩次,很不容易。加上父親生病時,都是母親陪父親去醫院看病,負責照顧一切。“這使她對醫院產生恐懼,甚至神經有點衰弱。”張先生說,其實母親這次住院檢查的結果顯示,除了血脂有點偏高,其他都沒出什么狀況。他希望母親看到消息后,早點回家。
“媽媽,我們很想你。”在給紅星新聞記者的微信留言中,張先生希望紅星新聞幫忙傳達他的心聲,“媽媽,這么多年您太辛苦了,照顧完爸爸,又照顧兒子和孫子,可惜作為晚輩,我們忙于事業,一直理所當然地享受您的愛,沒有設身處地為您著想,沒有過多考慮您的感受,您身體很不舒服了,我都不能陪在您身邊,這是我們作為子女很不成熟的地方,我希望您能盡快回到我們身邊,讓我們為您多做兒女應該做的事情,讓您從今后好好安享晚年,不再辛苦!”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20
頭條 22-01-18
頭條 22-01-17
頭條 22-01-13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11
頭條 22-01-06
頭條 22-01-05
頭條 22-01-05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31
頭條 21-12-29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7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3
頭條 21-12-22
頭條 21-12-20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