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瑪才旦導演與觀眾交流。
萬瑪才旦導演新作《撞死了一只羊》之前入圍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影片根據次仁羅布的短篇小說《殺手》和萬瑪才旦自己的短篇小說《撞死了一只羊》改編,主要角色就只有一個司機、一個殺手和一個飯館老板娘。
但這部看似配置簡單的電影,有著有趣的結構和虛實切換的畫面,在如夢似幻的86分鐘(電影片長)里,觀眾看到了惡念的終結、善念的傳遞。前日映后,萬瑪才旦與觀眾交流,有觀眾對導演表示,這部電影充滿了慈悲。
《撞死了一只羊》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名叫金巴的司機,在路上不小心撞死了一只羊,他帶著羊的尸體準備找個寺廟幫它超度。在路上他又遇到一個男人,同樣名叫金巴。這位金巴說自己要前往一個小鎮,找當年自己的殺父仇人報仇。兩人經過一段路程后分道揚鑣。司機金巴到寺廟找僧侶幫羊超度后,一直掛念著殺手金巴。他又開車去找殺手金巴。他在小飯館里聽老板娘講述殺手金巴前一天到店里后發生的事情,也打聽到了殺手金巴殺父仇人的住址。
這部電影的鏡頭有時很實,有時偏虛。譬如電影前半部分兩位金巴開車在路上的戲碼,就是比較典型的公路片,兩人在車上聊各自的故事。后面無論是飯館老板娘講述殺手金巴故事的場面,還是最后司機金巴夢境的場面,都有種煙霧繚繞的感覺。
有觀眾認為,影片最后那段戲的拍攝方式,讓人想起王家衛的電影,而王家衛正好也是《撞死了一只羊》的監制。其他戲份則讓人想起諸如阿巴斯、阿彼察邦和大衛·林奇等大導演的感覺。
萬瑪才旦說,可能是文本的關系,他拍的時候沒有想過這些,“電影中兩個金巴我覺得挺有意思。司機金巴外形看起來很粗獷甚至有點兇,但他內心柔軟,撞死了一只羊都要幫它超度。殺手金巴外形清秀,內心卻有仇恨和狠勁。不過兩人隨后都有不同的變化,甚至互為鏡像的感覺。”
萬瑪才旦透露,金巴這個名字在藏語中有“施舍”的意思,這也太像拍出來的主題,“殺手金巴的選擇,展現了施舍善意的力量。司機金巴做夢前看到一群禿鷲搶食的畫面,夢醒后抬頭看到飛機飛過,也算是代表某種升華。”
據悉,該片將于4月26日藝聯專線上映。(馬澤望)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