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自7月4日起平穩運行一個月來,首批被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相關ETF的成交量以及基金份額均有所增長。機構人士預計,后續隨著投資者對相關交易機制的熟悉,該領域將迎來持續增長的機遇。
首批納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交易的87只ETF產品包括滬深股通ETF83只,港股通ETF共4只。其中,83只內地ETF品種既覆蓋了滬深300ETF、上證50ETF、創業板ETF等核心寬基產品,也涵蓋5GETF、新能源車ETF、碳中和ETF等行業主題產品。Wind統計顯示,截至8月5日,83只滬深股通ETF份額近一個月漲近140億份。其中,醫藥、芯片等行業ETF份額增長顯著。資金流向方面看,來自中信證券統計分析指出,目前港股通ETF交易比陸股通ETF交易更為活躍,南向資金持有香港ETF總市值最高達12.27億港元,港股通ETF持有數量變化頻繁,預計交易型投資者偏多。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在整體平穩運行同時,就階段性運行情況來看,南向資金交易目前相對活躍。而伴隨市場的回暖以及情緒逐步恢復,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投資信心將逐步增加,A股市場的ETF的北向資金量也將進一步增長。83只滬深股通ETF中有不少種類豐富、稀缺標的行業ETF,也不乏優質龍頭企業,未來有望成為吸引北向資金布局的重要方向。
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軒偉認為,對于A股市場而言,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為A股吸引北向資金創造了新途徑,有利于推動A股國際化更進一步。此舉也將優化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擴大內地資本市場規模,提升內地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互聯互通成為外資配置A股主要途徑的背景下,進一步豐富外資可投資品種并提高其投資便利性后,ETF市場有望迎來增量資金。而借助此次擴容的機會,有望為內地實體經濟注入更多的資金同時,也為國際資本和金融機構提供了更多投資中國市場的機會。”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申萬宏源證券預計,ETF互聯互通發展前景廣闊,未來滬深股通ETF交易將逐漸活躍,未來數年外資被動資金通過互聯互通機制流入滬深股通ETF的年度潛在規模為170億至330億美元。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8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7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6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
頭條 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