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我們將迎來立夏節氣。立夏是夏天的開始,從這以后氣溫會明顯升高,炎暑將近,很多夏天會有的身心困擾也將隨之而來,我們該如何應對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立夏養生的那些事兒。
【飲食篇】
立夏飯不要吃太多
在杭州,立夏要吃立夏飯,各地的立夏飯不盡相同:有些地方是烏飯樹葉做的烏米飯,微甜;有些則是糯米、豌豆、筍絲、咸菜、火腿肉一起,口味是咸的,但有些膩。
“天氣轉為炎熱,飲食要注意清淡,本身糯米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立夏飯不建議多吃。這個時候要多吃時令新鮮的食物,比如櫻桃、桑葚、鰣魚等等。”
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金濤教授提醒,到了立夏以后要養心補血。“心血不足,會有很多表現:比如嘴巴干、便秘、唇甲色淡、面色少華;有些人還會出現口舌生瘡、入睡困難的反應。熬夜、睡眠不足,反過來又會傷陰血。”
他表示,養心血首先要把握好睡眠,睡眠長度和質量都要有保證;飲食上,要把握“春夏養陽”的原則,選擇溫補陽氣、有辛味生發的食物,如生姜、韭菜、大蒜、芥末等;還可選擇祛濕的食物如淮山藥、芡實、赤小豆等,以去除身體內濕氣。
注意補充蛋白質,可選擇魚類、肉類,可以多吃豆類,選擇深色蔬菜補充維生素。要少吃生食,少喝清涼飲料,多吃甜食少吃酸食,避免寒涼傷陽氣,同時用甜食養脾氣,達到祛濕養脾的目的。
“夏季可以適當補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葉等,用帶苦味的食物養心清熱。”
自己動手做藥膳
在金濤教授看來,養生不外乎中正平和這個原則,要從日常生活中開始,飲食、作息、運動、情緒,都是養生需要考慮的面向。其中,食療是不錯的方式。他推薦了一些飲食單,以作為平時養生保健用,如需更進一步使用中藥調理,請就近咨詢中醫師,以便量身定制相應養生保健方案。
▲生姜黑豆玫瑰飲
組成:生姜10g 黑豆(小緊,黑皮綠仁,佳;余不堪用)10-20g 玫瑰花苞2-3顆
做法:上藥加水1.5升浸泡半小時以上,煮滾后,小火10-15分鐘,熄火后放入捏碎玫瑰花苞,去渣放涼代茶飲。
功效:生姜,發散兼暖中焦脾胃,運水濕。黑豆,滋陰降火祛濕補腎。玫瑰花,疏肝和胃暖中。生姜黑豆飲,共濟溫中散寒,疏肝和胃,滋陰降火祛濕補腎之效。
適應證:夜不寐,時欲嘔,悶悶不樂。
▲百合桂圓扁豆飲
組成:百合30g 桂圓10g 扁豆50克
做法:上藥白扁豆加水0.5升,浸泡4小時以上微發芽,再入余藥,再加水至1.5升,浸泡半小時以上。煮滾后,小火15-30分鐘,去渣放涼后代茶飲。
功效:百合,清心潤肺。桂圓,補益心脾。白扁豆,健脾利水;發芽,生發之機。
適應證:心煩,干咳,不寐,身重,不欲食。【詳細】
立夏養生湯:雞蛋花陳皮飲,立夏祛濕
立夏時節盛開的雞蛋花正是當前適宜的藥膳佳品。雞蛋花作為藥用最早記載在《嶺南采藥錄》中,《南寧市中藥志》《廣西藥植名錄》《廣東中藥志(第二卷)》等藥學著作中也有記載,是嶺南常用的特色草藥之一,也是嶺南百姓家喻戶曉的夏季保健飲品——五花茶的主要成分。
雞蛋花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利濕、解暑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感冒發熱、肺熱咳嗽、濕熱黃疸、泄瀉痢疾、尿路結石等疾病,兼見口苦、苔黃膩、大便黏膩臭穢等濕熱癥狀表現者。單用新鮮雞蛋花煮糖水,或配合薏苡仁、扁豆、陳皮、白術、木棉花、茯苓等具有健脾祛濕功效的藥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可預防中暑。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款雞蛋花制作的立夏保健飲品。
雞蛋花陳皮飲:雞蛋花3克,陳皮2克,生姜2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鍋,加清水1000毫升,大火煮沸3分鐘,即可飲用。此茶飲具有清熱祛濕的功效,尤其適合濕熱痰多的人群飲用。【詳細】
【養生篇】
晚睡早起 重視午休
進入立夏后,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應相對“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氣。特別要注意睡好“子午覺”。
到了夏天,心陽最為旺盛,功能最強,當氣溫升高后,人們極易煩躁不安,好發脾氣。這是因為氣溫過高加劇了人們的緊張心理、心火過旺。此時人們不僅情緒波動起伏,機體的免疫功能也較為低下,起居、飲食稍有不妥,就會發生各種疾病。“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因此,立夏之后,不妨來個午休。
午飯后,人的身體為保證食物的消化吸收,全身大部分血液流向消化系統,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加上經過一個上午的工作或學習,腦細胞也處于疲勞狀態,故有昏昏欲睡感。通過午睡來進行調節,補償夜間睡眠不足,能使人的大腦和身體各個系統都得到放松和休息,更有利于下午、晚上的工作或學習。
如何午睡更健康?首先,睡前不吃油膩食物,不吃得太飽。因為油膩食物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狀動脈病變,加重胃消化負擔,影響午休質量。
其次,健康的午睡以15~30分鐘最恰當,若是超過30分鐘,身體便會進入不易睡醒的深睡期,還不如延長到1~1.5小時,完成一整個睡眠的周期。
心神不寧 重視“靜養”
立夏以后,天氣轉熱,人的心神易受到擾動,出現心神不寧。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所以要特別重視“靜養”。
立夏時節,加強對心臟的保養,尤其是老年人,要做到“戒怒戒躁”,要保持精神安靜,情志開懷,心情舒暢,安閑自樂,笑口常開。切忌大喜大怒,不可有過激之處,應該保持愉快的情緒,安閑自樂,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的狀態。
平時可多做靜一些的文體活動,如繪畫、釣魚、書法、下棋、種花、聽輕音樂等。
順應陰陽 避免貪涼
《黃帝內經》有云:“秋冬養陰,春夏養陽”。立夏節氣,養生的關鍵在于順應陰陽,讓陽氣更加茁壯地生長。
隨著氣候日漸變暖,夏熱使人體的腠理開泄,如果長時間對著電扇吹或久居空調室內,會使寒涼直入身體,使人感到頭昏腦漲、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受涼感冒,嚴重者會引起氣管炎、肺炎、關節炎等。對于冷飲更應少吃,以免損傷脾胃的運化功能,出現長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異常等癥狀,對孩子來說還會影響生長發育。
所以,即便是夏季,還要注意顧護身體的陽氣,即少吹空調、遠離冷飲,養陽的重點就是“勿貪涼”。
合理運動適當飲水
夏季屬火,氣候炎熱,是萬物蓬勃生長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最盛、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立夏以后氣溫漸升,易出汗,許多人因怕熱怕出汗,整天躲在空調房間里,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氣滯血瘀癥狀。事實上,適當地出汗可以降低體溫,也可以排毒。
夏季鍛煉身體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
對于運動的時間,許多人都認為最好選在早晨,且晨練越早越好。其實,在天亮之前,空氣并不清新,不利于健身。研究表明,在夏季早晨6時前,空氣中的污染物最不易擴散,是污染的高峰期,所以,宜選擇上午7點~8點或者下午4點~5點之間運動。【詳細】
【注意事項】
立夏后易煩躁不安 需靜心養肝戒躁怒
保健專家提示,立夏后,天氣漸熱,人們易煩躁不安,情緒波動,此時節養生需遵循靜心養肝戒躁怒的原則。
立夏后,氣溫升高,天氣炎熱,人的心率會隨著氣溫攀升而調節,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臟息息相關。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表示,人們應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夜臥早起,及時調節自己的生活節奏,避免疲勞,充足睡眠,加強對心臟的保養。
她建議“戒燥戒怒”,保持精神安靜、心志安閑,心情愉悅,笑口常開。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有意識地進行精神調養,保持心態平和、心情舒暢的狀態,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詳細】
立夏后畫畫血糖曲線圖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郭曉蕙教授提醒說,糖尿病患者需在季節交替或生病生氣時及時監測血糖,不妨畫一畫血糖變化曲線圖(不同時段的血糖值繪成圖表),可清晰看出自己的血糖波動情況。
假如患者常發生低血糖,嚴重的低血糖會讓患者對再次發生的低血糖感知不敏感了,遲鈍了,損害了患者對低血糖的感知,郭曉蕙教授解釋,還有,反復低血糖,對腦部的損害特別大,因為葡萄糖是大腦主要的能量來源,長時間低血糖會導致大腦永久性損害。另外,心臟不好的患者最怕低血糖了,低血糖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容易誘發患者出現心律失常、心律衰竭。
當然,患者還要避免血糖大幅波動,郭曉蕙提醒。有一些研究發現,在同樣的平均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下,血糖波動大的一組要比血糖波動較平緩的一組發生慢性并發癥的比例大。血糖波動可以讓氧化應激特別活躍,進而導致血管內皮受損。雖然表面上看,患者的平均血糖挺好,但其實血管的損傷還在繼續進行。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最好要保持一個相對平穩又接近達標值的狀態。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7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5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14
頭條 21-12-09
頭條 21-12-08
頭條 21-12-07
頭條 21-12-06
頭條 21-11-30
頭條 21-11-26
頭條 21-11-25
頭條 21-11-24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23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9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8
頭條 21-11-17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6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
頭條 2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