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徐兵
“多數餐飲企業只能靠以前積累的資金來維持支付各種費用,并且越大的餐飲企業現金流風險和壓力越大。”“昔日核心地段的C位商鋪掛出求租公告已不是新鮮事,寫字樓的情況更不容樂觀。”
這三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熱鬧的商業區已從一鋪難求變成高空置率,許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面臨巨大考驗。有人說,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個人身上,就是一座山,對他們來講同樣適用。
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龐大軀體內的“毛細血管”,一直以來,發揮著吸納就業、增加經濟活力、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作用。以河南為例,中小微企業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5%以上,貢獻了全省54%的生產總值、85%的稅收收入和80%以上的新增就業。雖然它們的作用最大,但卻是市場生態鏈中最弱的。
當下要做的則是救小微。救小微就是救經濟活力,只有小微活下去,經濟發展才能更有活力。筆者了解到,目前,小微主要面臨三方面困難:一是疫情沖擊之下,許多處于停擺狀態的小微缺訂單、缺客源,收入來源受到影響。二是租金、水電費以及原料等開支壓力大。三是在疫情的長期沖擊之下,一些企業的“家底”不斷變薄,個別企業甚至可能再也經不起半點折騰。
錢是解決當下小微問題的關鍵。實際上,由于小微企業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自身規模的限制,融資難是小微企業長期以來面臨的一個普遍困境,“雨露難以均沾”。如何幫助小微化解融資難題,這需要有關部門出臺更加積極有效的一攬子金融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有市場人士呼吁,同時應確保現有的政策對小微(包括個體工商戶)的幫扶落到實處,用精準“滴灌”幫助企業渡過難關,謹防引發“倒閉潮”、“裁員潮”等諸多問題。
船遲又遇打頭風,東山再起幾多難。有時候,對于“家底”單薄的小微企業來說,哪怕是很小的支出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如果緩繳補繳等政策都能有效落地,即可幫助他們撐下去。
但話說過來,除了“他救”外,小微企業也應修煉好內功,積極“自救”,應抓住企業自身優勢,專注主業,不可盲目跨業,避免資源過度多元分散,再滋生新的風險。同時也要主動抓住政策優惠,尋找適合的融資方案。
寒冬雖至,但暖春可期。我們相信,疫情帶來的波動是暫時的,對企業的沖擊也是短期的,“掰著手指頭過日子”的時光一定會過去。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一定會迎來新的曙光。我們要始終堅信,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責編: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2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1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
頭條 2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