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昱 李鋼 張豪 鄒麗珍
為更好地推進科技成果與人才供需的深入對接,5 月 20 日,大灣區科學論壇科技成果轉化與技術技能人才供需對接分論壇在廣州市南沙灣濱海會議中心舉行。眾多具有科技成果轉化經驗的科學家與職業教育領域領軍人參加,共同討論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方向,推動前沿科技成果的轉化落地。
(相關資料圖)
科技成果只有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才能完成從基礎研究到產品應用、產業變革的價值閉環。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人才作為跨越科技成果轉化 " 最后一公里 " 的排頭兵,是建設智慧型灣區的必備人才配置。
" 當前我們正處于由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和引領的新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前沿,大批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對人才的需求規模持續擴大,需求類型日益多元,需求層次不斷豐富。"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英在致辭中表示," 不僅需要普通高校培養設計研發方面的學術性人才,更需要職業院校培養大批制造、裝、調、操作、運維等技術型人才。"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在論壇上發表了題為 " 科技成果轉化:職業教育大有作為 " 的主旨演講。據魯昕介紹,現代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主要培養四類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工程技術人才、技術技能人才、數字工匠人才。為了更好地推動國內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組織 19 大類專業相關領域 26 位院士和專家學者,深度指導和參與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修訂工作,為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提供了前瞻指引。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在主旨演講中向現場觀眾介紹了目前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現狀:我國中職學校本科及以上學歷專任教師占比接近 94%,高職學校中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的占比為 55%。
主旨演講之后,來自不同科研院所、科創企業的代表分別上臺分享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成功案例。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顧振飛介紹了他們學校科研團隊發明的一種圖像去霧方法,該方法先后取得了 13 項發明專利授權,帶動經濟效益約人民幣 500 萬元。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所長、醫學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梁棟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據梁棟介紹,使用磁共振成像進行腦中風早期篩查檢測在不加速的情況下大概需要 20 多分鐘,使用外國西門子的技術大概是 8-9 分鐘,而使用他們團隊研究出來的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方式進行檢測僅需要 3.2 分鐘,可以幫助醫生做更好的診斷。
在論壇的最后,由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田霖公布了 16 項科技成果和專利進行現場推介。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
校對 | 周勇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20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
頭條 23-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