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值持續高于正常的現象,可能會導致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發生,也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目前,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近3億,而且低齡患者人數總體呈上升趨勢 。
河南洛陽:初中生時常頭暈 被診斷出高血壓
一個多月前,河南洛陽一名14歲初中生經常感到頭暈,測量血壓后發現,竟達到140/90mmHg。醫生介紹,一般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高壓)≥140mmHg或舒張壓(低壓)≥90mmHg時,即可確診為高血壓。醫生判斷,這位年輕患者之所以患上高血壓,可能與情緒緊張、高熱量飲食、睡眠和運動不足有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醫生介紹,雖然臨床上,這位患者屬于比較極端的個案,但高血壓發病人群低齡化的趨勢明顯。
江蘇:40歲男子患高血壓 伴有冠心病等衍生疾病
江蘇40歲的仝先生,一周前被確診患有高血壓,收縮壓高達180mmhg,伴有冠心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等衍生疾病。目前除了接受藥物控制外,仝先生還采用中醫外治法,進行綜合治療。確診后,他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
高血壓患者 仝先生: 肥胖可能是主要原因,還有抽煙、喝酒。年輕一點的時候,熬夜刷劇、吃重油重鹽的外賣。
記者隨機走訪多家醫院 高血壓臨床年輕化趨勢明顯
總臺記者隨機走訪了北京、江蘇、河南三所醫院的高血壓門診發現: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2022年接診的3000多名患者中,低于30歲的有21人;江蘇省中醫院,35歲以下患者占比從2021年的1.16%,上升到今年的2.15%;北京安貞醫院的數據則顯示,70%的門診患者,為中青年群體。
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中心副主任 程文立: 20歲到39歲,甚至是40歲到59歲之間的這部分人群,是高血壓病的主力人群。提醒民眾,中青年階段很容易發展成高血壓,一定要重視自己生活方式的干預。“白大衣現象”患者可定期在家自測血壓
專家介紹,除遺傳因素外,長期過量飲酒、吸煙,精神緊張、睡眠不好,缺乏運動,高鹽飲食等,都是高血壓患者呈年輕化的主要原因。如何科學防治高血壓,來看專家的具體建議。
是否需要家庭常備血壓儀?
專家介紹,35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最少測一到兩次血壓。家中如有高血壓病人,或有高血壓家族史,可以備一個家用血壓計,定期測量。
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中心副主任 程文立: 有一些患者,在體檢機構或者在醫院等公共場所測量血壓會比較高,但是回家測量是正常的,也就是白大衣現象,這部分病人需要多次測量家庭血壓,來觀測自己真正血壓值。
指標在什么區間需引起警惕?
北京安貞醫院高血壓中心副主任 程文立: 如果血壓值,收縮壓在130到139mmHg ,舒張壓在85到89mmHg這個范圍內,就叫高血壓前期,這部分病人容易發展成為高血壓,應該提高警惕了。
確診高血壓后,需要定期換藥嗎?
北京安貞醫院冠心病中心三病區主任 曾勇: 只要血壓控制得很好,就沒有必要進行定期換藥,也不存在所謂的降壓藥的耐藥性問題。
科學防治高血壓 醫生建議每周五次有氧運動
專家建議,除了藥物控制,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也是科學防治高血壓的主要手段。
北京安貞醫院冠心病中心三病區主任 曾勇: 建議每周能夠達到5次有氧運動,每次大概將近30分鐘。
專家特別強調,高血壓患者或者高危人群,應該控制每日鹽的攝入量。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