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5月17日),國家管網發布消息,我國首次二氧化碳管道全尺寸爆破試驗日前在張家口成功完成,所獲數據為我國掌握百萬噸級二氧化碳輸送管材研制、管道設計和建設技術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
全尺寸爆破試驗是目前驗證管道在發生爆裂時能否停止斷裂最直接手段,試驗不僅設計復雜、成本高昂且風險較高,目前全世界僅開展了9次二氧化碳管道全尺寸爆破試驗。此次在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的二氧化碳管道全尺寸爆破試驗,精準模擬了超臨界二氧化碳管道運行工況,選用X65鋼級、323.9毫米管徑管道,試驗壓力達12兆帕。
國家管網集團研究總院院長 張對紅:試驗結果將顯著提升我國對二氧化碳管道止裂韌性的計算精度,為全球二氧化碳管道安全建設和運行提供重要技術保障。
所謂超臨界二氧化碳是維持在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的二氧化碳流體,其性質會介于液體和氣體之間。超臨界二氧化碳因其同時具備氣體低黏度和液體高密度的特性,相比其他相態輸送效率更高。通過管道將捕集到的二氧化碳以超臨界狀態輸運至用戶進行利用與封存,已經成為國際上大規模、長距離運輸碳資源最主流、最經濟有效的方式。
國家管網集團研究總院院長 張對紅:(我們)開展超臨界二氧化碳管道輸送、天然氣管道摻氫輸送等一系列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將以此次試驗為契機,進一步加快二氧化碳管輸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構建二氧化碳管輸全生命周期標準體系,助力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印發《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探索區域二氧化碳管網建設,依托重大工程項目示范,推進管道輸氫、二氧化碳關鍵技術裝備、標準體系建設。《我國CCUS運輸管網布局規劃與展望》報告提出,從2030年到2050年,CCUS技術在煤電行業的年減排需求峰值將由6.54億噸增長至15.36億噸二氧化碳。若要實現減排需求,全國需建設總里程超過1.7萬千米的二氧化碳運輸管道。
(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7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
頭條 23-05-16